top of page

在荷蘭念碩士 -- 論文初期



在一年的課程快結束前,我因為 COVID-19 的關係回臺灣遠端 4 個月,中間橫跨倒數一、二個 block,以及找實習、訂自己的論文題目與大綱。


對荷蘭碩士還不是很了解的,可以看我前面兩篇文章:


或者,也可以看我在 IOH 長達一小時四十分、掏心掏肺的講座。

IOH 網頁有章節按鈕可以跳,我也在這附上 YouTube 完整版:



自從大學寫了小論文之後,我很確定自己對於「學術寫作」這件事並沒有太大的熱忱。我也許真的是東貼一點西貼一點出來、引用跟註腳可能都使用的不正確。這件事在我念了碩士之後,才逼不得已正視這個問題 -- 也不是說所有同學都會學術寫作,只是在嚴格的老師以及抄襲系統面前,你不得不去想:要怎麼樣才不叫抄襲? APA 要怎麼用?DOI 是什麼?引用的圖片下面到底要寫哪些東西?


目前階段是「確定論文大綱」,內容及解釋如下:


  1. Introduction:做這題目的背景。題目中每個字的背後,你都必須解釋「為什麼你選這個」。

  2. Organizational Context:你為哪個組織寫的?這個組織在問題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?

  3. Problem Statement: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?

  4. Research Questions and Objectives:你的研究問題及研究目標。

  5. Methodology:你想用什麼方法進行?質化或量化?

  6. Working Concepts:你會用到的理論有哪些?自己提出的研究架構是什麼?

  7. References:列出所有的引用文獻。



這樣痛苦地走來,我發現自己必須對於自己想研究的問題要很清楚、並且要有想法。第一次面談時,我教授問起「你想知道的是什麼?」、「為什麼選這個?」;陳述自己的想法後,我的教授說出「This is beautiful!」那一剎那,我有種覺得自己是真正的「研究員」,不再只是個屁孩學生。


花我最多時間的,是「寫出題目的背景」。譬如,我想做臺灣跟荷蘭的比較,我不能說因為自己是臺灣人,做訪談比較方便;而是要很學術(假掰)得找數據及文獻,證明自己的比較是合邏輯且有意義的。


再來,就是最煩瑣的 APA 格式。之前在 Google Scholar 找資料時,以為引用的地方就有 APA 可以直接複製,實在超級簡單;萬萬沒想到,大錯特錯!當老師貼了 APA 格式的網址時,我才發現有許多文獻的資料都東漏西漏;有些學術網站已經貼心地提供 APA 引用格式了,也是不完整的!很多都必須要去不同網站找蛛絲馬跡:看別人是怎麼引用的、pdf 檔裡面有沒有其他資訊。當然,這個文獻是屬於 Journal、Conference、Report 還是 Publication,都有不同的引用格式。


有時候我會想,雖然走了好多冤枉路,這種事只要經歷一次好像就會了。

可我實在不想再經歷第二次,所以趁現在還記得的時候寫下來,搞不好有機會幫助到同樣也為論文感到躁鬱甚至憂鬱的你們。


希望在疫情期間,自己也能認真做事,世界也能持續往好的方向前進。


(攝於荷蘭格羅寧恩 2019 年 3 月)

bottom of page